皮革廢水的來源:
皮革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主要來自鞣前工段(包括浸水去肉、脫毛浸灰、脫灰軟化工序)、鞣制工段(包括浸酸、鞣制工序)、整飾工段(包括復鞣、中和、染色、加脂工序)。鞣前工段是皮革污水的主要來源, 污水排放量約占皮革廢水總量的60% 以上,污染負荷占總排放量的70% 左右; 鞣制工段污水排放量約占皮革廢水總量的5% 左右, 整飾工段污水排放量則占30%左右。
皮革廢水的主要特點:
含有高濃度的S2-和Cr3+ , S2- 全部來自脫毛浸灰, 含量一般在2000 ~ 3000mg / L 之間; Cr3+有70%來自鉻鞣, 其余一般來自復鞣, 廢水中Cr3+的含量一般在60~ 100 mg / L 之間。皮革廢水pH 值在8~ 10 之間,含有大量的氯化物、硫酸鹽等中性鹽,廢水中含鹽量可達2000~ 30000 mg/ L。由于皮革加工中的廢水通常是間歇式排出,導致廢水排放的時流量和日流量有較大的波動變化。在每天的生產中可能會出現5小時左右的排水高峰, 高峰排水量可能是日平均排水量的2~ 4倍。日常排水量中, 高峰期與低峰期排水量可相差1/ 2~ 1/ 3。伴隨著大的水量變化, 廢水水質波動也很大。
A、因為使用大量的有機原料,皮革廢水是一種高濃度廢水。
B、皮革廢水具有較高的色度,主要由染料和鞣制劑及其助劑造成的。
C、皮革廢水具有較濃的臭味,主要由硫化物和蛋白質分解造成的。
D、皮革廢水具有較強的毒性,主要由于使用硫化物和鉻鹽造成的。
E、制革準備階段廢水油脂含量高,需要進行預處理。
F、皮革加工中的廢水通常是間歇式排出,至使水質、水量波動大。
項目在皮革生產過程中,會產生一定量的生產廢水,該類污水水質復雜,有機物濃度高,污染物成分復雜,若不進行處理直接排放會污染周邊環境。
廢水水質特點:
該類污水有機污染濃度、氨氮,色度含量較高,含有少量的重金屬,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油脂,氣味較大,具有一定的毒性。
處理工藝流程: